三个老师

当前位置:首页>>教育教学>>三个老师

三个老师

口腔医学院2015级开展“致敬无言良师 传承大爱精神”线上主题班会

发布时间:2020-04-28

为纪念大体老师无私奉献的精神,引导学生恪守并践行医学生誓言,感恩疫情期间新冠肺炎患者遗体捐献用于科学研究的大爱抉择,4月24日下午,口腔医学院2015级通过线上视频的方式举办了“致敬无言良师 传承大爱精神”主题班会。河北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名誉班主任傅英会老师、口腔医(学)院副院长马哲老师、学业导师刘晔老师、辅导员张艳芳老师及2015级口腔医学班全体学生参加了此次班会。

班会开始,马哲老师代表口腔医(学)院领导和教师表达了对同学们的问候,并希望同学们疫情期间注意安全,严以律己,认真学习。随后,师生共同在线学习了“大体老师”的相关知识。12名同学代表分别以“最想对大体老师说的一句话”的形式,全体师生以集体默哀的形式向大体老师表达了崇高敬意。师生共同观看了专题片《武汉呼吸》,深深地被视频中因新冠疫情去世的28位遗体捐献者及其家人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同学们积极发表感言,表示一定会牢牢铭记医学生的誓言,切实肩负起医者的责任,努力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听完同学们的分享,学业导师刘晔深有感触,并向同学们提出几点要求。一是作为医学生,作为遗体捐献的受益人,要感恩大体老师的奉献;二是要把崇敬之情化为前进的动力,不论是继续学习、考研还是工作都要努力拼搏奋斗;三是传承和弘扬无私奉献精神,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刘老师分享了两句诗以缅怀大体老师:“最后的死去和最初的诞生一样,都是人生必然;最后的晚霞和最初的晨曦一样,都是光照人间”,引发大家强烈共鸣。

随后,名誉班主任傅英会表示,大体老师对生命价值的理解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激发了我们重新审视和思考生命的意义,也让我们更加尊重和珍爱生命。结合当前疫情和同学们学习生活,傅老师就如何传承大爱精神向同学们提出了几点希望。一是要坚定理想信念。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要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自觉投身于新时代的医学事业,让理想信念在艰苦奋斗中升华,让青春在拼搏奉献中闪光。二是要厚植爱国情怀。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要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将医者的初心与大爱延续到未来的行医之路中。三是要站稳人民立场。医生是人民健康的守护者。要学习和发扬广大医务工作者在抗疫工作中不畏艰险、救死扶伤、甘于奉献的崇高品格,毕业后将医大人服务基层医疗卫生的“擎灯精神”传承下去,以仁心仁术造福基层群众。四是要练就过硬本领。青年是苦练本领、增长才干的黄金时期。要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医学知识,提高人文素养,锤炼过硬本领,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践行好“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从医誓言。

微信图片_20200424184106.jpg

会议结束,师生集体重温医学生誓词,同学们纷纷表示:班会让大家深刻领会了医者之责、大爱之魂、奉献之美,定当永怀感恩之心,传承医大精神,立报国之志,学为民之术,不负时代重托,不负青春韶华。

版权所有:河北医科大学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山东路361号    邮编:050017 网站维护:河北医科大学网络中心

冀ICP备字05002885号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18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