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2022年第二批线上出国(境)培训项目开班仪式在我校举行
2022.11.19
11月18日下午,由国家科技部与河北省科技厅共同支持、河北医科大学主办、英国医疗发展协会承办的2022年第二批线上出国(境)培训试点项目“伦敦大学圣乔治医学院研修项目”开班仪式在我校行政楼706会议室顺利举行。中国驻英国使馆公使衔参赞张晋,河北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高建锋,河北省科技厅外国专家管理处处长王仲群,河北省科技厅外国专家管理处一级调研员常文莉,英国医疗发展协会执行总裁张伟,我校党委书记翟海魂,党委常委、副校长武宇明,教师发展中心、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相关负责人,以及河北医科大学、河北大学、河北中医学院、承德医学院、河北北方学院的169位学员共同参加了开班仪式。开班仪式由武宇明主持。
翟海魂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词。他首先代表学校向给予项目大力支持的中国驻英国使馆张晋公参、河北省科技厅高建锋厅长等领导以及英国医疗发展协会执行总裁张伟女士表示衷心感谢,向兄弟院校及校内的全体学员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此次培训项目是继今年10月成功举办首批试点项目之后,学校开展的第二批试点项目,体现了科技部、科技厅对我校的充分信任与支持。他强调,科技部与科技厅利用线上形式开辟了出国培训的新途径,参训学员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大力推广此类项目,对于高校提高师资和管理人员的能力水平具有很大帮助。
翟海魂指出,这次培训在总结首批线上培训经验的基础上,无论是课程设置、教学安排,还是师资队伍都非常适合河北医科大学和河北其他兄弟院校学习,同时也受到了大家的欢迎与支持,相信有了大家共同的努力,一定会把此次培训办好。他强调,基于问题的学习最有效,基于团队的学习最有效,希望各位学员利用5天的线上培训时间,认真学习、认真思考,期待大家以此次培训为契机,进一步搭建中英医学领域交流与合作的桥梁,为后续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国驻英国使馆公使衔参赞张晋在开班仪式上致辞。她指出,教育一直是中英合作与人文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的50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也结出了丰硕的成果。中英合作办学项目与机构的数量也连年增加,因此双方的教育合作、互利共赢符合中英院校师生和两国的根本利益。中英双方虽然在医疗卫生体制、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学术科研体系等方面存在差异,但正是这些差异为我们奠定了相互借鉴和共同发展的基础。她赞扬了河北医科大学为促进中英双方交流所做的工作。她相信此次培训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一定可以达到预期的目标;也期待疫情过后,中英双方可以尽快恢复医学人才的双向流动,推动中英的医学合作迈上新的台阶。
河北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高建锋在开幕式上讲话。他指出,线上出国(境)培训项目是科技部在疫情期间对出国(境)培训工作的积极尝试和重要补充,科技部将试点项目授予河北医科大学,充分体现了对学校的重视和信任。他对于学校的高度重视和精心部署表示赞许,对我校克服疫情困难,与培训机构高效沟通,为学员提供详实的培训方案、合理的课程安排以及丰富的学习内容表示肯定。他希望学员能够充分利用好此次培训平台,全身心投入,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理念和教学管理经验,切实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学有所获、学以致用,为扎实推进我省医学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而努力。
英国医疗发展协会执行总裁张伟在开班式上致辞并对培训内容进行了介绍。她表示,此培训项目的顺利运行是中国驻英国使馆、中国科技部、河北省科技厅、河北医科大学以及英国医疗协会等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此次培训的15门课程及54名专家均遴选自牛津大学、圣乔治医学院、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帝国理工大学等英国顶尖高校及科研机构,授课内容主要围绕英国医学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学理念以及教师自身职业发展三大模块展开。她期望各参训学员充分利用平台资源,与国外教授建立沟通机制,找到适合自身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教育模式。
开班仪式最后,武宇明做总结发言,她希望所有学员在接下来的培训中能学有所获,找到适合自己的课程与新的发展点,明确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在交流中拓展思路,开阔视野,为河北省医学领域教育与科技的发展助力添彩。
此次线上出国(境)培训项目设计精良、内容丰富、师资力量雄厚、受众广泛,该项目的开展将为促进中英医学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我省医学教育与科研的国际化水平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供稿: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编辑、摄影: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