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奋进路 喜迎党代会丨砥砺奋进担使命,服务社会显担当
发布时间:2024-12-14 浏览次数:0次
承上启下谋新篇,同舟共济开新局。中国共产党河北医科大学第四次代表大会即将召开。为全方位展示我校第三次党代会以来立德树人、改革发展等方面呈现出的新局面及各项事业取得的新成绩,特推出“回眸奋进路 喜迎党代会”系列报道,以此激励全校党员干部、广大师生以饱满热情迎接第四次党代会胜利召开,凝心聚力向国内一流特色鲜明医科大学建设目标迈进,积极助力教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做出更大贡献。
第三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在服务社会、助力健康中国建设的征途上,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书写了辉煌的篇章。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需求,深耕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勇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重任,学校及各直属医院直面每一次挑战与机遇,赓续传承130年优良办学传统,勇担使命,凝心聚力,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大爱无疆”的深刻内涵,为区域乃至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贡献了医大力量。
擎灯前行育乡医 博士送医助健康
积极传承“擎灯精神”,开展乡村医生培训。在雄安新区、张家口、湖北神农架等地设10个乡村医生培训基地,举办各类培训班106期,现场培训学员1.3万名,线上培训370多万人次。学校牵头联合省内9所高校成立河北省乡村医生培训联盟。联盟成立以来,合计开办院校面授、基层实践、慢性病专题、中医药专题、执业资格助考、中医适宜技术等培训班共56期,累计面授10042名学员,覆盖全省16.7%的在岗乡村医生。承办2024年河北省在岗乡村医生线上理论培训,60104名乡村医生参加线上培训,线上资源播放量超530万次。联盟成立实现了全省乡村医生培训工作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有效转变。
博士团送医下乡,扩大医疗普惠。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健康扶贫工作,自1995年开始组建送医下乡“博士团”,累计组织涵盖内、外、妇、儿、中医等专业的600余名博士生,深入西柏坡、阜平、隆化、张北、易县等13个河北革命老区和偏远地区进行健康帮扶,行程总计2万多公里,开展“送医送药送技术”接力。期间,“博士团”为乡村医生开展医疗专题讲座200多场,接诊患者六万多人次,参与手术40余台,发放药品价值五十余万元,发放卫生防疫宣传材料三十多万份,将一流诊疗技术和优质医疗服务送到田间地头,为我省扩大医疗卫生普惠服务,深入推进健康扶贫工程,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了医大力量。送医下乡博士团开展的健康帮扶活动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事迹曾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聚焦“三农”》,《光明日报》《农民日报》《河北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获评中宣部“全国‘三下乡’活动示范项目”、教育部“省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团中央“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集体”等称号。
抗疫扶贫显担当 冬奥服务展风采
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为打好疫情防控歼灭战攻坚战,8500余人次医护工作者投身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第一时间深入全省、全国抗疫一线。4名专家远赴非洲支援抗疫,3200余人次大学生主动参加石家庄和家乡一线的流调排查、志愿服务工作。全体医大人不畏艰险,勇担使命,织密织牢公共卫生保障网,坚决守护人民生命安全。我校抗疫先进事迹多次被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河北日报》等国家和省市主流媒体报道。5人次获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等全国性荣誉称号。
积极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持续做好驻村工作队的干部选派和支持保障,指导12支乡村振兴工作队和1支下沉工作队扎实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精准帮扶工作取得了突出的工作成绩。学校被省委省政府评为“河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并获得全省事业单位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记大功奖励。
积极服务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360名师生志愿者和医务人员化身“燃烧的雪花”,以饱满热情和奋发姿态投身志愿服务工作,圆满完成各项保障任务,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践行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出色完成了志愿服务和医疗保障任务,展现出医大志愿者、中国志愿者的精神面貌和时代风采。1名教师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个人”称号,4个集体被评为省级先进集体,13名教职工被评为省级先进个人。
积极助力健康中国、健康河北建设。河北新型智库“河北省健康发展研究中心”积极参与政府重大决策,承担政府调研任务,撰写提交50余份咨询报告,其中7篇获得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
医疗援助显大爱 服务战略映辉光
学校及各直属医院积极服务国家战略,高质量完成援疆、援藏、援外工作,对口帮扶的基层医疗单位达百余家,打造了多支“带不走的医疗队”,有效提升当地医疗服务能力与水平。第三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及各直属医院完成培训类援疆项目8个,培训援疆医护人员260人次;长期参加援外医疗任务,组建援助尼泊尔医疗队,为提高当地医疗卫生水平做出了突出贡献。
第一医院坚持爱心救治先心病儿童20年。先心病爱心普查车深入161个县市区,为36万余名儿童进行了心脏健康检查,组织140余场“线上问诊”,至今已成功救治先心病患儿14000多名,以仁心大爱和精湛医术诠释了“公益救治、扎根百姓、薪火相传、不负人民”的先心病救治精神。一院还将先心病爱心救治延伸到“一带一路”国家,在国际上树立了良好的中国医生形象。王震教授获“中国好医生”荣誉称号,团队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河北省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等荣誉称号。
第二医院圆满完成阜平县医院托管帮扶工作。2024年2月,二院与阜平县签订“帮扶阜平县医疗卫生集团”协议,建立全面帮扶合作关系,助力阜平县医疗卫生集团建设,为阜平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第三医院组团式医疗援疆,托管铁门关医院。三院充分调动医院优质医疗资源,先后派出5批次共计79人的托管团队和援疆专家,通过整体托管团队帮扶、“输血”与“造血”并重的全方位援疆新模式,真正满足边疆群众多元化、多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经过5年的接续奋斗,铁门关医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团场一级医院发展为集医疗、保健、康复、预防、科研、教学为一体的区域性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建筑面积由18400平方米增加到57000平方米,临床医技科室由7个增加到25个,收治病种由十几种增至数百种,诊疗人数增长3倍,绩效考核全师第二,多次受到省领导及上级部门表彰肯定。
第四医院对口帮扶赞皇、隆尧、南皮县医院取得明显进展。四院每月派专家到赞皇县医院义诊、查房、手术,解决疑难杂症,自1983年帮扶开始以来,共派医疗队400多批次、专家3000余人,诊疗7万余名患者,开展手术3000多例,举办培训班400余次,有效提升了赞皇县医院诊疗水平。对口支援尼泊尔B.P.柯伊拉腊纪念肿瘤医院骨髓移植建设项目和国合署援建骨髓移植病房项目,获评“全国援外医疗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口腔医院持续开展健康扶贫。援助黑山嘴镇中心卫生院建立口腔科,填补当地专业化口腔治疗空白,对口帮扶成效入选河北省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县级医院优秀案例。不断壮大河北省口腔专科联盟,目前共吸纳成员单位110家,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高基层诊疗水平。认真开展援疆、援外等工作,援疆医师元旭日联手当地医院成功开展首例全麻下儿童牙病治疗手术,援外专家张旭东获“尼泊尔国家健康卫士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