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占峰课题组于2020年发表于《Front Mol Neurosci》杂志上,题目为"Inhibition of M/Kv7 Currents Contributes to Chloroquine-Induced Itch in Mice"(影响因子5.693,)。
M型钾通道(Kv7)广泛分布于神经系统,对维持神经元兴奋性起关键作用。靶向开放M/Kv7钾通道可显著发挥抗癫痫、抗惊厥及镇痛作用。本项目旨在研究M/Kv7钾通道在化学致痒剂所致痒觉中的作用。行为学研究表明,皮内注射M/Kv7钾通道特异性抑制剂抑制感觉神经元M/Kv7钾通道不但致痛而且致痒。M/Kv7钾通道开放剂(瑞替加滨或鞣酸)可显著止痒。而且,M/Kv7钾通道开放剂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氯喹、5-羟色胺、辣椒素、组胺、香芹酚及β-丙氨酸等众多化学致痒剂所致痒觉。膜片钳电生理及钙成像实验表明,氯喹剂量依赖性地抑制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感觉神经元M/Kv7钾电流,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0 mM;氯喹通过开放TRPA1通道使Ca2+内流而升高细胞内Ca2+浓度而抑制DRG神经元M/Kv7钾电流。去除细胞外Ca2+或阻断TRPA1通道均可显著减小氯喹对M/Kv7钾电流的抑制作用。膜片钳电生理实验进一步表明,氯喹通过抑制M/Kv7钾通道显著增强DRG神经元兴奋性。综上所述,本研究阐明了氯喹通过抑制DRG感觉神经元M/Kv7钾通道可引起小鼠痒觉。本研究为阐明氯喹所致痒觉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提出了基于开放M/Kv7钾通道缓解氯喹所致痒觉的新策略。
附件1:2020-Inhibition of M_K v 7 Currents Contributes to Chloroquine-Induced Itch in Mice.pdf
版权所有:河北医科大学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山东路361号 邮编:050017
网站维护:河北医科大学科技处 联系电话:0311-86266225 冀ICP备字050028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