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究进展

睡眠与呼吸的分子机制

发布时间:2019-04-11 浏览次数:0

神经环路研究新成果:王升教授课题组揭示睡眠呼吸疾病的分子机制 

 

2019年4月10日,河北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王升教授课题组在美国《神经科学期刊》(Journal of Neuroscience,IF= 6.074)上发表了题为 “Activation of Phox2b-expressing neurons in the nucleus tractus solitarii drives breathing in mice”的研究成果。

该研究报道了孤束核中表达Phox2b的神经元(Phox2bNTS)通过支配呼吸节律中枢(pre-BötC),从而参与呼吸调控。该课题采用多种生物学技术,揭示了呼吸化学感受器和呼吸节律中枢的环路机制研究,为揭示睡眠呼吸障碍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思路。先天性中枢性低通气综合症(CCHS),是一种罕见且无法治愈的疾病,主要特点是清醒时肺泡通气正常,但入睡后会“忘记”呼吸,出现严重的肺泡低通气,如果不给予干预会造成呼吸衰竭,因此患者须终身携带呼吸机以维持生命。目前全球确诊的CCHS病例约1000,但由于认识不足,实际发病率远不止此。CCHS的致病基因是Phox2b基因发生突变。Phox2b是位于第4对常染色体上的配对同源盒基因,表达在中枢呼吸化学感受器神经元上。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探讨脑干Phox2b神经元的生物学功能,来揭示呼吸化学感受器和呼吸节律中枢之间的功能联系与环路基础。

附件1:report1.docx

 

版权所有:河北医科大学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山东路361号 邮编:050017

网站维护:河北医科大学科技处 联系电话:0311-86266225 冀ICP备字050028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