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党委书记、名誉班主任翟海魂与联系学生班级连线
2020.04.01
3月31日,学校党委书记翟海魂,河北省首批援鄂医疗队队长、第二医院大内科主任袁雅冬,药理学教研室许彦芳教授和所联系的2018级本硕班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多方连线。相约线上班会,名誉班主任翟海魂为同学们讲述我校百年来在抗疫战斗中做出的贡献和战争中我校前辈辗转多地坚持求学的故事;刚从武汉归来的临床学业导师袁雅冬讲述前线抗疫故事和感受;学业导师许彦芳教授讲述基础课学习中的重点难点,大家交流了线上学习的感受。
翟海魂向学生们说道,疫情对于国家、对于每一位同学而言,都是大考,也是大学。在学校120多年的历史中,经历过无数艰难困苦。在我国历史上的防疫斗争中,我们学校都不乏抗疫的前辈。20世纪初,哈尔滨大鼠疫流行,学校法国教师梅尼参加防疫。尽管梅尼当时提出的防疫策略没能最后实现,他本人也感染了病毒,为疫情防控献出生命,但我们永远纪念他。八国联军入侵天津时,我们学校校舍被毁,但同学们分散在民房里坚持学习;抗战爆发,学校沦陷,一批同学奔赴前线抗日,还有一批同学历经坎坷、辗转多地,南下贵阳继续求学,培养了一批像刘震华这样的知名专家、复校骨干。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我们全校系统共派出77名老师前往湖北武汉和神农架支援,为湖北的防疫做出巨大贡献。我们要向前辈、向老师们学习。同时,这次疫情更展现我国的制度优势,尽管战疫尚未全面结束,但我国疫情防控形式向好已成事实,我们坚信,只要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我们一定能够战胜此次疫情,也一定能够应对任何风险与挑战。
袁雅冬主任在连线过程中向同学们展示了一件写满武汉各界人士感谢河北医疗队留言的白大衣,动情地讲述了在武汉一线参加抗疫医疗工作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分享了她对病例的专业知识梳理和解读,她语重心长地告诉同学们,选择医学就是选择奉献,选择终生学习,要注重知识积累,学会融会贯通,这样才能完成使命,真正托起“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
在连线过程中,三个老师非常牵挂班里湖北籍同学的情况,和5位湖北籍的同学一一交流,关切询问几位同学们生活有无困难和思想近况,同学们也向翟海魂、袁雅冬、许彦芳三位老师表达了思念和问候,并就线上学习、专业知识等向老师们提问,老师们耐心细致地作了解答。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我校充分发挥“三个老师”协同育人机制作用,更加关爱学生,特别关心关注湖北籍学生的身体、心理健康情况和学习、生活情况。辅导员、名誉班主任、学业导师对湖北籍学生实行“一对一”的联系帮助,积极与学生互动交流,精准做好防控指导、思政教育、学习引导和心理疏解。
供稿、摄影:宣传部